close

22:03 04.06.2016

看到email的當下簡直不敢置信,用抖著的聲音走過去和我妹說這件事。

「這是真的嗎」

太平洋時間晚上十點相當於多倫多半夜一點,很難相信Admission Office真的工作到那麼晚。Email裡也沒有多倫多大學堂皇的校印(欸,看起來相對非正式了些。直到上網看自己的帳號從等待的一片藍變成錄取的一片紅以後,才開始覺得自己的確辦到了。

但是「辦到了」意味著什麼呢?前幾分鐘的狂喜一過,我便開始問自己這個問題。

我知道多倫多大學一向寬進嚴出,就連商學院也不例外。我知道每年大約有六千多份申請書寄去,八百多人被錄取。我也知道在這八百多人中,大約只有六百多人能順利畢業。我知道上了這間學校對父母而言是多麼開心光榮的事。我知道進入一個全加拿大資源豐富的學校,會享受到更多我未曾獲得的體驗。我知道UT商學院的特色就是它的課程彈性以及極廣極精的選修課程。我知道會有不少比我優秀許多的學生也進入這個系所學習,而向這些人學習毋寧是我申請UT Rotman 最大的誘因。

我知道的,也就只有這麼多了。

ㄐㄈ說,寫下你的疑惑吧。說不定能找到答案呢。

我不知道的是,在一所金融、會計強而管理、行銷相對弱的系所學習,真的適合我、符合我的興趣嗎?這要回到我選填商學院的原因。我喜歡商讓所有事都得以運轉的特性,也期盼藉由同時深入商業體系與人文社科,能夠為這兩者創造出更多媒合的平台、溝通的可能(很多時候,這兩個系統顯然是互相矛盾、對立的)。我想用靈活的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,但不一定經由社會企業。我想,或許或許,在商業領域打滾多年以後,能帶著對它的理解,制定聰明而慈悲的政策。因此,雖然對經濟、金融方面也有興趣,我最想聚焦的還是在如何「整合技術、資源,順利開創屬於自己的事物」,也並不會想把財會當主修。

未來,我不會想去投資銀行工作。現在心裡最想做的事,包含如何實踐居住正義、如何普及化人文社科知識,並使專業人員得到無後顧之憂的報償、如何提升台灣的文創觀光產業、如何創造一個能長期、持續辯論各種議題,且能突破同溫層的平台、以及如何提升不破壞環境的能源產業。

 

後記

05.10 2016

如果你在現實世界認識我,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。

希望你不要宣傳接下來我要說的內容。

當然,讀者看到了,自然有散播的權利,但若你是我認識的人,我會很傷心的。分享這段經歷,是為了讓整個故事完整。

五月十號大約晚上十點的時候,我再次檢查了多倫多大學的帳戶。終於決定 accept offer 了,點開網站卻發現自己的 offer 並不是一個連結,是一串冷冰冰的文字。

"Your offer has expired."

"Your offer has expired."

不誇張我整個身體開始顫抖,踉踉蹌蹌取出信封檢查最後一天必須跟大學確認入學的日期。五月一號,是的,我記錯了。無法入學了。

生物學上說,當人感受到巨大衝擊時,身體會立刻有反應。當晚全身發熱無法睡覺,只聽到心臟不停的跳跳跳,第一次知道什麼是整晚失眠。我覺得自己的世界崩解了,多少年來的努力,多少掙扎多少孤獨多少犧牲,全毀於一個自信滿滿的過失。當時若不是有親人在身邊、親人的牽掛,真想殺了自己。就算還活著,什麼時候可以原諒自己呢?

(弔詭的是,先前認為這種事自己怎麼可能記錯,連檢查日期都沒有,這種莫名的確定,到底是從哪裡來的?)

隔天清早小心翼翼地擬好草稿後打給 Admission Office. 頂著前所未有的壓力,非常勉強地按下自卑的情緒跟他們談話。結果不出所料:錯過就是錯過了,很抱歉。

我還是去了學校,第一堂課居然還能正常跟人談話。可是我覺得這個世界已經離我很遠很遠了,彷彿所有的事情都跟我無關。第二堂課,坐在旁邊敏感的杭州同學,在下課的時候問了一句「你還好嗎?」。聞言我馬上在教室崩潰,被印度朋友和杭州朋友扶到走廊上。杭州朋友S為我翹了接下來的課(是的我也翹課了),以她本來就辯才無礙的言語安撫了我。

「你首先要面對的是你爸媽。」

「不用擔心,修其他專業,研究所再念商管更加分。」

我知道在異地並不是每個朋友都能真正進入你的內心,甚至很多時候朋友陪伴的功能遠大於靈魂的契合性。但是這一節課我會永生難忘。有些事情一旦發生了,無論未來再如何變化,這人在你心中的地位將永不可改。S就是。

於是家人知道了這件事,令人萬分驚訝的是他們幾乎完全沒有責備,只是告訴我沒關係,但是要記取教訓。也許跟家人相處得並不是那麼好,但那是我第一次同意「在你出事的時候家人永遠挺你」的含義。接下來我告知了一向是我各方面導師的表哥,商討下一步,接下來告知極少數朋友。這件事於我而言實在難以啟齒,即便現在寫出了,那種羞恥感依然存在。第一次覺得某個特定事件會為自己帶來巨大傷害。創傷感陪伴我度過了約三個禮拜,意外從一個朋友口中得知可以寫信向 Admission Office 真誠的道歉、求情。

我試了,原本不抱任何期望。

結果成功了。

雖然失而復得的選擇權讓我非常感激,但一切的一切總令人想脫口而出 Life is a joke. 如果沒有寫那封信,我和這座窄門就真的無緣了。如果這座大學對外口徑稍微一致,我和這座窄門就真的無緣了。如果不是...創傷終於慢慢癒合,卻也留下更深的問號。

 

 

最後,因為家裡的意外,無法選擇學費高出兩倍的多倫多大學。窄門之路顛簸而曲折,雖然結果還是一樣,但是這和不敢挑戰、不敢爭取、沒有盡全力拼成績申請上、沒有嘗試各種方法解決問題而無法入學,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。願以後有人發生類似情形時(當然最好不要),可以找到這篇文章,稍稍緩和徹骨的寂寞與恐懼。願我此後,更加努力,但也更加小心。

10.16 2016 凌晨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大學 職涯 心情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sdomappl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